在节目里,她是那个能独当一面的“当家姐姐”,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锋芒与气场,而在观众记忆里,她又是二十多年前《情深深雨濛濛》里让人又爱又恨的“雪姨”——一开口就自带名场面。
她的戏路很广,性格立体,有人记得她在《乘风破浪》中舞台上的惊艳,有人知道她曾参加有“国标舞奥运会”之称的黑池舞蹈大赛,也有人见过她走上高定秀场,甚至在直播间卖货、设计服装。
你很难用“演员”单一标签定义她——她是一个始终在探索、不断在生活中加码新可能的女人。
而在节目播出之余,王琳的300㎡上海近郊新别墅也罕见曝光,网友们一看,纷纷感叹:“独居还能把生活过成这样,真是理想中的模样!”
这套别墅,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“从零到一”打造的家,更特别的是,这里藏着她对生活的全部热情与秩序感。
王琳的新家,距离上海市中心的喧嚣车程不过一小时,但推开家门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。
这栋300㎡的老别墅,最初看上去并不起眼——延续着前屋主二十多年前的家装设计风格,早已陈旧不堪,但她一眼就相中了,不是因为现状,而是因为它的“可能性”。王琳说:“我喜欢旧房子,越旧越好,改起来才有意思,更何况这是我第一次有自己的庭院。”
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家,她第一时间找来老友——设计师应华东及设计团队商量改造方案,最终决定重新规划结构与动线,把原本老旧的空间打造成充满阳光、空气和秩序的新居。
王琳坦言,自己对家的第一个要求就是——必须有充沛的采光,于是与庭院相连的所有窗户都换成了落地玻璃,阳光从四面八方倾泻而入,盛夏的闷热与喧嚣被隔绝在外,屋内是温润、明亮而有节奏的光影秩序。
空间的布局以舒适与温柔为主调,两张灰色织物沙发彼此相对,中间搭配一张同品牌圆润大理石茶几,温和的线条削弱了空间的硬朗感。
皮质扶手椅被安放在一侧,配上小茶几和一本摊开的书,仿佛随时都能坐下来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午后。
窗外的景致也是客厅的重要部分——那棵来自姐姐的羽毛枫安静地立在院子里,随着微风轻轻摇曳,把绿意与生机送进室内。
餐厅与客厅相连,空间开阔而通透,大面积的落地玻璃门将庭院的景色引入室内,光线透过玻璃在地面与墙面上游走,让用餐氛围自然明亮。
餐桌选用简洁的深色木质款式,搭配同色系餐椅,低调中带着质感,桌上摆放着一束鲜花与绿色玻璃水杯,为空间注入了清新的生活气息。
两侧的玻璃展示柜是餐厅的另一道风景,精致的酒具与餐具在灯光下闪烁,既是收纳也是陈列。
最引人注目的,是悬挂在餐桌上方的水晶吊灯,这盏灯由王琳的艺术家朋友手工制作,镶嵌着古董水晶小鸟与巴卡拉蝴蝶等装饰,仿佛一件悬浮的空中珠宝,在阳光与灯光的交汇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。
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进来,折射在这些水晶上,化作一束束流动的光影,让餐厅在白昼与夜晚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对王琳而言,这不仅是用餐的地方,更像是一个被光与晶莹包裹的私密舞台,承载着她的审美与热爱。
走廊尽头,是王琳最爱的厨房,空间设计延续了她一贯的优雅与精致,以极简的白色与温润的木质为基调,营造出通透、干净的空间感,中岛台采用浅色石材台面,边缘处理细腻,与下方温暖的木质柜体形成柔和对比。
窗边垂着一条白色碎花小帘——这是她留学俄罗斯时的记忆,那时的厨房总有阳光、有花、有帘、有香气,如今她把那段向往的生活搬回家里。
她笑说:“不工作的时候,厨房总是热气腾腾的。”水煮鱼、狮子头、锅贴、鲍鱼……她的拿手菜一口气能列十几道,在她看来,烹饪不是家务,而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,也是一种治愈自己的仪式感。
头顶悬挂的水晶吊灯是厨房的视觉焦点,晶莹剔透的垂饰在灯光与自然光的映衬下闪耀,呼应了王琳对水晶的热爱,也为这个以实用为主的空间增添了艺术氛围。
透明亚克力高脚椅,轻盈的材质感让视线更为通透,同时兼具现代感与舒适度,整个厨房动线流畅,细节考究,不仅满足烹饪与待客的功能,更像是一个承载生活仪式感的舞台,让日常的每一次烹饪都充满格调与乐趣。
一层走廊不是冷冰冰的连通通道,而是一条沉静的主线,将工作室、客厅、餐厅、厨房与客卧有机串联,在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动线,在体验上却有着细腻的节奏变化。
设计师通过节点留白、转角借景、光影导引,弱化了狭长走廊的单调感,让每一次转身都有视觉停顿、每一次前行都伴随情绪过渡。
二层是王琳的私密卧室区域,也是她最放松、最享受独处时光的地方,她坦言:“一个人住,这些空间足够了。”
但在空间设计上,她有一个绝对不妥协的要求——必须有充沛的采光,为了让阳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她将与户外相连的窗户全部换成了通透的落地玻璃,这样一来,晨曦、午日与夕阳的光影变化,都能不受阻隔地涌入室内。
卧室延续了她一贯的简洁优雅,以浅色为主调,配合温润的材质与细腻的织物,营造出宁静、柔和的氛围,床头背景墙经过精心处理,既有视觉层次,又保留了触感的温暖。
王琳表示家对她的意义随年纪不同而变化:年轻时是漂泊的驿站,有了孩子则成了避风港,而如今孩子远行,家更多是与自己对话的地方。
家中不少家具和饰品都是多年前购入,经过岁月沉淀,她视它们如“老朋友”。她认为,“买东西不要怕贵,贵一次可以用二十年”,耐用与持久的陪伴胜过短暂的审美冲动,每件旧物都承载着她生命的故事,成为空间里无法替代的温度。
搬进别墅近一年,王琳表示虽然独居,但生活依然丰富而有节奏,打理庭院已成每日仪式,那棵姐姐送她的羽毛枫树,成为家的灵魂所在,每次回家看到它,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。
“以前住市中心怕寂寞,现在发现了自己不常出门,为啥不为自己打造更大的空间?”她笑说。
这个家,不只是容身之地,更是她与自然对话、与自我和解的港湾,她拒绝“退休式生活”,坚持学习新事物,保持热情和活力。
王琳用自己的方式对大家说:年龄只是数字,生活是自己的作品。她的人生始终拒绝被定义——演员、舞者、厨师、家居设计爱好者……她在每一个角色里都全情投入,让物质与精神在同一个空间里生长、彼此滋养。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凤凰号,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,与凤凰网无关。它的原创性以及文中叙述文字和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。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